《单片机C语言中常用到的关键字及数据类型》电子版免费下载
单片机C语言中常用到的关键字及数据类型如下: include:包含 用法:#include sbit : 位定义 用法:sibt bit : 二进制位定义 用法:bitflag; define: 宏定义 用法:#define void:声明函数无返回值 用法:void main() main: 主函数 while:当 用法:while(1)或者while(表达式) do:执行 用法:do 表达式 for:循环 用法:for(i=0;i<10;i++) switch:选择 break:跳出(断开) if:判断 用法:if(i==2) else:否则 用法:else i=0; char:8位的字符定义,有符号。范围(-128~127)。对应uchar; int:16位的字符定义,有符号。范围(-32768~32767)对应uint; return:返回。一般是返回一个值,供其他函数调用。 为了说明问题,以提到过的一个小程序为例。程序的功能是点亮单片机某一端口(也可是任意端口)的led: 1. #include<reg51.h> //包含头文件“reg51.h” 2. sibt led=P1^0; //定义端口 3. void main() //主函数 main 4. { 5. while(1) //死循环 6. { 7. led=1; //程序主体 8. } 9. } 以上是51单片机C语言最简单的例子,标红色的是固定格式,不可随意更改。同时,也是单片机C程序的基本框架。编写无论多么复杂的程序,都是以此为基础来扩展开来的。 下面详细解释以上各句的含义。 第一句:#include<reg51.h> //包含头文件“reg51.h” 其中,“//”是C程序后的注释,对程序无影响。只是对程序阅读者和程序编写者起到方便理解的作用。一般只在程序关键处加以解释。 C语言之所以能够给单片机编写程序,头文件很重要!头文件中包含单片机中各个通用寄存器和特殊寄存器的地址!这样利用C编写程序的时候,就不用死记单片机中各个寄存器和汇编中的各条指令了。 第二句:sibt led=P1^0; sbit 位定义。该单词(关键字)定义与单片机某引脚相连接的外部硬件(如led),后面紧跟的字母(led)可随意设置(相当于起名字)。这样,每次操作该外部硬件的时候,只需操作后面紧跟的字母(led)就行了。 第三句:void main() 主程序要开始了!,写上以上两个单词后,就是告诉编译器,下面的就是执行部分了。其用法是: voidmain() { 程序主体; } //大括号不可少! 每一个完整的C程序都要有一个主函数。否则,编译器报错! 第五句:while(1) 用法: while(1) { 执行语句; } //大括号不可少! 前面提到,while就是“当”的意思。就是当小括号里的表达式为真的时候,执行大括号里面的语句。由于“1”始终是真,所以,单片机就一直执行while里面的语句。单片机的工作不像PC机会执行完结束,单片机是在一直扫描,执行,扫描,执行……如此往复,直到关机断电。 第七句:led=1; //程序主体 程序执行的关机语句。即:使单片机的该引脚输出高电平。
|